2021年工作要点

发布者:王芸发布时间:2022-10-17浏览次数:16





华东理工大学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

 学校工作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1.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

目标任务:紧扣建党100周年主线,开展全覆盖、全媒体、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厚植红色基因,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热情,讴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

工作措施:深入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百年行动”,制定系列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做好评选表彰工作。加强宣传引导,选树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开展主题理论宣讲和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建党100周年等选题,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各类研讨,积极咨政建言,形成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组织参加上级党组织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及时报送师生反响反馈。

主办单位: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校);会办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工会、团委、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人文社会科学处、各学院。

2.认真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目标任务: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工作措施: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专门工作方案。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形式,开展专题学习。“七一”前后,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讲专题党课。加强宣传阐释,成立校内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组织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开展专题研究。用好红色资源,精心设计课程,线上线下结合,组织专题培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本职工作,推动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党性分析,交流学习体会。

主办单位:党委宣传部;会办单位:党委组织部(党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统战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工会、团委、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离退休工作处、人文社会科学处、各学院。

3.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目标任务: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工作措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做好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完善教职工理论学习机制,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列入学校党委中心组、二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重点。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华东理工大学学习强国号”,推动理论学习常态长效。加强督导,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情况纳入巡察监督重点检查内容。

主办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党校);会办单位: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统战部、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人文社会科学处、离退休工作处、各学院。

4.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全员参与、全时贯穿、全域协同的“三全育人”工作,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工作措施加强思政课建设,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核心的思政课程群。持续台账式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坚持“五育并举”,完善学生综合评价,健全本科生奖学金、荣誉体系,举办“服务创新发展 助力科技强国”奖学金颁奖大会。实施学风建设行动计划,完善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体系。加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和体育类社团的建设。推进“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2021—2025)”建设,升级奉贤校区心理咨询中心,强化社会工作专业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撑。加强校内外美育实践基地建设,提升美育教育覆盖面。健全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体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制定《华东理工大学就业引导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引导更多毕业生赴重点单位、重点地区和重要领域就业。

主办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会办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研究生院、人事处、校友与发展联络处,后勤保障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5.不断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目标任务: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工作举措: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健全校院两级工作机制,形成师德师风建设合力。开展教育培训,加强优秀教师选树宣传,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开展教职工荣誉退休纪念活动,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完善师德师风监督和考评体系,严格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完善师德失范通报和警示教育机制,依法依规严肃惩处师德失范行为。

主办单位:党委教师工作部;会办单位:党委宣传部、人事处、学术委员会秘书处。

6.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目标任务: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协调机制,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细,守护校园净土,护佑师生安全。

工作措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以及教育部、上海市的决策部署,持续做好校园防控工作。加强校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校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积极应对“疫后综合征”,做好就业和思想引导等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围绕疫情防控,加大科研攻关和资政服务力度。做好2021年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师生返校复工复学等工作。

主办单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办单位:各二级单位。

7.不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目标任务:提高班子成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提升领导水平,增强执政能力,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工作措施: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落实“一岗双责”,调整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对口联系学院安排。加强作风建设,践行“一线规则”,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走近师生听取意见建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主办单位: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校);会办单位:党委宣传部、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8.努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目标任务: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工作措施:根据上级部署,做好建党100周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落实新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完善学校党支部建设制度。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日常监督,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修订完善《华东理工大学发展党员工作指导手册》,进一步提升党员发展规范性。持续加强入党启蒙教育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做大党员发展“蓄水池”,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日常管理,汇编党员管理工作案例。分层分类做好党务工作者培训,提升党务工作者能力。

主办单位:党委组织部(党校);会办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各二级党组织。

9.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目标任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突出选人用人政治标准,健全学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识别和评价机制,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工作举措:强化政治把关,制定《华东理工大学中层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测评表》和《华东理工大学中层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负面清单》。通过谈心谈话、年度考核、民主生活会、巡视巡察等,充分听取意见,客观识别干部政治表现。进一步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聚焦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监督管理。

主办单位:党委组织部(党校);会办单位:各二级党组织。

10.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目标任务:引导广大师生筑牢思想防线,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工作措施:压实各级党委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强化风险研判,制定工作预案。加强阵地管理,强化课堂教育教学管理,修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阵地管理的实施办法》,完善“审批系统”。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加强敏感人教育管理。

主办单位:党委宣传部;会办单位: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人文社会科学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信息化办公室、保卫处、各学院。

11.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目标任务:加强正面宣传,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

工作措施:总结学校“十三五”文化建设成果,制订实施学校文化建设“十四五”规划。注重宣传典型,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推进大学生艺术团和艺术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原创文艺作品,做强校园文化品牌。制作华理文化地标故事视频及图集,激发广大师生爱校荣校。编印“口袋校史”专题读物,传承华理精神。持续开展“述记华理:化学工程师的摇篮”系列之“杏谈华理”专题访谈,挖掘校史背后的文化内涵。出版印刷《华东理工大学志(2002-2012)》。面向70周年校庆,做好校史馆建设相关工作。

主办单位:党委宣传部;会办单位: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人文社会科学处、信息化办公室、档案馆、马克思主义学院。

12.坚定不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目标任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断推进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巡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工作措施:制定校院二级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推进落实“四责协同”,加强政治监督。开好2021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民主生活会。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2021年作为作风建设年,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工作,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和派驻监督内涵式发展。推进二级纪检机构建设。开展第三轮校内巡察,做好第一、二轮巡察整改落实工作,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巡视做好准备。

主办单位: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监察处);会办单位:党委组织部(党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

13.广泛凝聚事业发展力量

目标任务:强化政治引领,增进思想共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及统战团体建设。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建言献策,服务经济社会和学校发展。进一步提升工会、离退休和校友工作水平。

工作措施: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凝聚思想共识,积极建言献策。做好党派基层组织换届,加强党外干部梯队建设。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及港澳台侨等工作。开好第九届一次教代会暨第十六届一次工代会,顺利完成双代会换届工作,持续推进民主管理。关心关爱教职工心理健康,切实保障教师权益。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干部党建引领离退休工作的模式,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的优势,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加强校友服务和外联工作,推进“三位一体”校友工作体系建设,完成华东理工大学校友会换届工作。集聚社会力量,争取社会捐赠,提升募资水平。

主办单位:党委统战部、工会、离退休工作处、校友与发展联络处;会办单位:各二级单位。

二、努力推动学校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

14.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目标任务: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把握好“十四五”学校事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机遇期,聚焦国家“卡脖子”难题,科学谋篇布局,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工作措施:编制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9个专项规划,做好规划的宣传解读工作,推动“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布局工科基础学科,筹建以应用数学与数据、工程物理学科为特色的学院。布局交叉学科领域,构建过程工业工科学科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物质科学、生命与健康、国家战略新材料等领域,打造交叉创新平台,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快速发展。

主办单位:发展规划处;会办单位:党委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各学院。

15.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目标任务: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系统推进各类评价改革,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工作措施:对标上级要求,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华东理工大学关于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工作方案》。坚决破除“五唯”,全面梳理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科研评价等领域的重点改革任务,制定举措清单,落实责任单位,明确时间节点,强化督办落实,推进评价改革落地见效

主办单位:校长办公室;会办单位: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人文社会科学处、等职能部门、各学院。

16.不断深化人事人才评价改革

目标任务: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有效破解人才评价难题。建立健全符合学科特点的分类、分层人才引育机制。

工作措施:修订人才招聘办法,推进分类招聘,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破除“五唯”,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修订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等制度,优化“汇贤人才体系”岗位设置,促进人岗相适。规范人才称号使用。

主办单位:人事处;会办单位:党委教师工作部、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各学院。

17.不断优化绩效评价体系

目标任务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绩效激励机制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价值导向作用,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工作措施:坚持学校统筹、学院主导,探索绩效分配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绩效考核,提高绩效评价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坚持奖励卓越,重点奖励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主办单位:人事处;会办单位: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18.不断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

目标任务:合理使用科研量化指标,破除深层次科技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

工作措施:针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等不同领域特点,改变科研组织方式,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健全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改进学校科研工作目标化管理办法,突出质量导向。注重专利转化,克服专利重数量、轻质量弊端。制定科研奖励办法,实行校院两级科研绩效奖励制度,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人才培养情况。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强化同行评议,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促进作风学风转变,激发创新活力。

主办单位: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会办单位各理工科学院。

19.持续加强一流本科内涵建设

目标任务持续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完成集劳动教育、工程训练、创新实践三种功能为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工作措施:推进大类招生模式改革,加强招生宣传,实施优质生源基地计划,完善招生考核体系,提高学生生源质量。研究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模块化设计培养方案,推进课程大纲修订工作,试点项目式教学实践,建立教材选用与审核机制。持续推进工科试验班和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推动化学拔尖学生培育基地建设。加强“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参与探索面向未来教育的大中小融合型教育新模式。制定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方案。加强教师培训,推进教学组织建设,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加强图书馆建设,挖掘文献资源服务功能,提高教学资源保障率。加强制度建设,开展校院两级质量监测和专业自评,完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主办单位:教务处、图书馆;会办单位:各学院。

20.着力构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

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机制,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工作措施:组织召开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建立完善招生计划调配制度,调整生源评价指标,深化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探索两校区研究生教育培养新模式。调整学费收入和培养投入,探索建立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机制。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优化博士研究生名额分配。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开展“绿色工程教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启动新一轮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构建师生多维度教育及学术评价标准,规范导师遴选和上岗资格的评价审核工作。建立新聘导师岗前培训、在岗导师定期培训、日常学习交流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强化导师责任,切实发挥作用。

主办单位: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会办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财务处、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各学院。

21.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目标任务打通课程、实践、竞赛等多个环节,提高创新创业慕课数量与质量,系统提升学生竞赛获奖层次和水平。改善双创基地、社团、平台运行模式,促进学科交叉创新。

工作措施:修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制订《学生竞赛管理办法》,融合“理工+商管”“科技+文创”等多学科力量,培育学生双创团队,拓展校内外双创基地,提高“互联网+”挑战杯”“研创系列赛”等学生竞赛参赛办赛质量。建设双创“金课”,完善VR实验室和信息化平台功能,选树“典型双创教师团队”,开展“百名青椒百日共建”培训交流,打造“华理创造”生态圈。做好第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候选人推荐工作。

主办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会办单位:各学院。

22.切实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目标任务: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加强科研攻关,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

工作措施: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布局发展工科基础学科,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持续建设“双科学中心、交叉研究院、科研创新团队”三级重大项目培育平台。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规划及重组,推动在长三角区域建设国家流程智造技术创新中心,着力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重点重大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能源化工、新材料、资源与环境等研究方向,谋划建设碳中和、新能源、智慧与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产业突破,提升省部共建“上海生物制造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级,建设“上海工业软件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国防科研平台带动效应,合力推进化工新材料领域的公共研发转化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依托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打造“长板”,以高质量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主办单位: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会办单位:各理工科学院。

23.不断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

目标任务:精确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海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以及重大关键问题,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实现重大重点项目突破,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工作措施:修订人文社科成果奖励办法,制定人文社科分类评价体系。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实施“社科新人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科研督导团计划”,提升科研项目的申报质量。落实《新文科建设宣言》,培育若干跨学科团队,与长三角地区政府共建2-3个研究实践基地,开展大型社会调查活动。实行智库科研团队分类培育和管理,鼓励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在政府决策、社会服务中的转化应用。

主办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处;会办单位: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24.持续深化对外合作和来华留学教育工作

目标任务:开拓国际交流合作关系,提升学生海外交流规模与质量,深化与国际组织、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来华留学工作内涵式发展。

工作措施:在全球疫情稳定情况下,孔子学院正式运营,加快推进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与斯坦福大学、萨里大学等欧美知名高校的交流,开拓与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开发优质学生交流项目。深化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建设。拓展与港澳台优质高校的合作交流,进一步丰富校内港澳台学生活动。实现“外事信息管理平台”移动端操作,建设外事信息微信公众号。优化外事系统机构和职能,完善外事工作制度,建立“大外事”工作格局。制定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规范国际学生日常管理。加强留学生学风建设和学业管理,修订培养方案。举办首届“国际学生中文大赛”。

主办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会办单位: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德工学院、组织部、人事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教务处、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信息化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各学院。

25.继续提预算管理水平和财务服务质量

目标任务:启动2022年度全面预算编制工作。做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资金管理和依法依规采购水平。

工作措施: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学校所有收支纳入预算。完善绩效指标库建设,探索预算绩效评价方法。完善校院二级管理预算报表和决算报表体系。改进科研财务助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发挥科研财务助理积极作用。建设智能报销系统,打造财务服务新模式。加强收费管理,切实解决学生欠费问题。制订后勤财务与后勤餐饮等结算业务流程信息化方案。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做好2020年度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以及10项科研经费审计。跟踪审计2018-2020年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整改落实情况。制定《供应商管理办法》和《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健全采购代理机构考评机制、采购供应商管理机制,开展供应商履约评价。

主办单位:财务处、审计处、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会办单位:各部处、各学院。

26.着力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益

目标任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不动产权证办理。全面完成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

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学校不动产确权补证工作和金山科技园区各项工作。做好有关学院搬迁工作,进一步优化房屋资源配置。完善学校企业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工作,做好国有产权登记准备工作。完成教育部批复列入改革任务的“僵尸”和空壳等企业的关闭注销工作。完成与教学科研无关企业的脱钩剥离工作。完成保留企业的整合任务。

主办单位: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财务处、后勤保障处、实验室与装备处;会办单位: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基建处。

27.努力建设平安校园

目标任务:完善校园信息网络,实现校园安全动态控制。完善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教学、科研活动风险评估水平及覆盖率。有序推进法治工作。

工作措施:加强实验室管理,逐步完善各类风险数据库,出台学校《实验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细则》,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健全安全防范体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完善消防设施设备,做好消防安全管理,严防校园消防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技防智能化建设,实现技防消防联网联动智能化功能,推动校园治安、消防联防联控。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法务工作流程,提升法治队伍工作能力。

主办单位:保卫处、实验室与装备处;校长办公室(法务办)会办单位:金山科技园管委会、后勤保障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信息化办公室、各学院。

28.深入推进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

目标任务:按照“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推动寻甸县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工作措施:继续做好定点扶贫寻甸工作,深入推进寻甸乡村振兴。组织专家到寻甸驻点,助力寻甸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实施“设计点亮乡村”项目,助力寻甸大塘子村村容村貌改善。加快推进寻甸县青少年科技馆二期援建项目,完成布展工作并投入使用。创新工作方法,扎实做好5所对口支援高校工作。

主办单位:校长办公室;会办单位:党委组织部(党校)、人事处、工会、后勤保障处、人文社会科学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各学院。

29.持续推动基础管理服务能力现代化建设

目标任务:加快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深化装备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提升装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率。

工作措施:完成徐汇校区基础设施综合改造二期,推动徐汇校区1号学生公寓和先进材料大楼施工建设,完成徐汇校区通用工科教学实验楼改造(六教主楼)。启动奉贤校区工科实验楼(实验二至六楼)综合改造和动物实验楼新建工程。启动70周年校庆相关基础设施改造。完成奉贤校区一食堂局部改造项目。实施点亮校园2.0工程项目,打造华理味道等特色品牌项目。实施后勤管理改革攻坚计划,强化精细管理、节支降本增效、破解历史难题。加强用房定额核算和数据信息化建设,监督检查用房使用情况,促进有效利用。落实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监管,提升装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升级大型仪器共享缴费系统,提升缴费分配结算效率。

主办单位:基建处、后勤保障处、实验室与装备处;会办单位:财务处。

30.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目标任务: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智慧服务水平。

工作措施:强化数据汇集互联,打通人员数据闭环,促进学习、服务和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加强数字媒体资源建设,推动线上线下交互融合式教学,助力新型模式教学。赋能智慧服务体系构建,助力学校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强化骨干网建设,优化无线网络,提高校园网主干节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改善无线上网体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夯实网络安全基础运维保障。加强网络安全培训和宣传,增强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护航校园网络安全。

主办单位信息化办公室。







22 —